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的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的说课稿

时间:2022-05-01 22:27:4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的说课稿

  在小学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而且通过拼摆得到了三角形三边间的关系,三角形的分类,五年级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下面给大家分享《认识三角形》的说课稿,欢迎借鉴!

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的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的说课稿篇1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认识三角形》。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1.下面我首先对教材进行简要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体验和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和其他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并且在上学期学生已经相对集中地认识了角,认识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例一首先提供现实背景让学生从中找到三角形,并说说生活中看到过的三角形,从整体上初步感知三角形,接着让学生动手做出一个三角形,从而体会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并抽象出图像,进而介绍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例二则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发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教材还安排“想想做做”,让学生通过画图、观察、操作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使学生在认识三角形有关特征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体会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3.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学目标,我制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难点:探究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感知并理解掌握新知识。

  学法:在学法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画方格纸以及围钉子板等手段,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三、说教学过程

  我把教学过程分成以下5个部分

  (一)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课开始,首先呈现例1的场景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说说场景图中有学习过的哪种图形,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并板书课题:认识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在场景图中找出三角形,并沿着三角形的边指给同桌看一看,再要求学生继续列举一些生活中见到过的三角形的例子。

  简洁的开场,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架起了生活和学习的桥梁。

  (二)动手操作,概括特征

  在学生脑海中已经有了三角形的表象后,要求学生自己利用材料自己动手创造一个三角形,预设:用小棒摆、钉子板上围、利用三角尺画等,然后展示交流学生的成功作品,并要求学生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场景图中的三角形和成功作品,启发学生思考围成一个三角形,小棒和小棒之间应该怎样摆,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指生说说想法,再组织全班交流,明确:要围成一个三角形,那么相邻两根小棒端点和端点相连,教师在黑板上板演画一个三角形,强调围成的含义,让学生自己纠正错误,再要求学生在本子上画一个三角形并自学书上第22页下面的图,了解三角形各个部分的名称,然后教师结合图形讲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并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标出各部分名称。最后再次组织学生观察这些三角形,提问有什么相同之处,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指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使学生明确: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它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这是三角形的特征,要求多名学生说说三角形的特征和围法,加深印象。

  操作让直观图形给学生留下丰富的表象,为学生进一步提升对图形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让学生亲历操作的过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图形特征的深刻体验,强化围法,形成三角形的概念。

  (三)合作探究,探索规律

  这部分,我分为三个层次:

  1.动手操作,发现问题

  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利用准备好的长度分别为10cm、6cm、5cm、4cm的四根小棒,任选三根围一围,观察能否围成三角形,组织学生进行操作,然后进行展示与交流,在交流中明确不是所有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能否围成三角形和三根小棒的长度有关。

  2.小组合作,探究规律

  提问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小组合作探究,并提出要求:①请组长将组内的4中情况填写在记录纸上。②小棒的长度不同:红(10cm)、白(6cm)、黄(5cm)、绿(4cm)。③每种情况多次实验,确定是否能围成后再记录。学生操作填写并3汇报操作结果:10厘米、6厘米、5厘米的能围成,还有6厘米、5厘米、4厘米的也能围成,10厘米、5厘米、4厘米不能围成,10厘米、6厘米、4厘米也不能围成,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分类板书。然后提问你觉得小棒的长度怎样变化就可以围成呢?让学生自主验证,集体交流总结得出把两条边的长度加起来与第三边比较,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条边长长度的和第三边。

  3.推广验证,得出结论

  根据学生上面的回答进行研究,要求学生分别从能围成与不能围成中选一种情况写出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比较的式子?指生回答,教师就其中一种进行板演5+610,5+106,6+105;4+6=10,4+106,6+104,接着要求学生观察在什么情况下,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先在小组中讨论,全班交流,在指生交流得出结果: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就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大于。出示三组数:2cm、4cm、6cm;5cm、2cm、5cm;6cm、2cm、5cm,要求学生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生先独立操作思考,指生回答并说明理由,深化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让学生在矛盾和困惑中,产生探究的欲望,经历由困惑到明了的过程,在认知失衡后实现顺应,达到新的平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策略。

  (四)练习反馈,巩固深化

  对于练习我是这样设计的,“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画三角形,放手让学生独立画一画,同桌互相检查,订正错误,教师强调画法,再要求学生说说画出的三角形分别是用几条线段围成的、各有几条边、几个角和几个顶点,强化三角形的特征。接着是第3题,在图中找最近的路线,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出从学校到少年宫的所有路线,接着独立思考从中找到最近的路线,思考原因,要求多名学生发表意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通过练习活动,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五)回顾反思,总结延伸

  在课结束之前,让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通过总结,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加深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印象。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

  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的说课稿篇2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第一课时。这节课主要是概括三角形的特征,了解各部分名称和含义,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难点是三角形高的画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画高然后用语言描述怎样画高。本节课概念性内容比较多,学生找我起来比较繁琐,所以在让学生抽象概括概念时只要说出概念的主要词语就可以,完整概念由教师补充。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及核心思想理论依据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学生通过以前对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这部分知识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并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特制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首先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2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及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

  3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

  其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理解能力,让学生会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新知识点。

  最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节课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锻炼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知三角形的定义、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认识三角形的特征,指出三角形的底和高,能找到顶点所对应的底边。

  本课的学习难点是:三角形高的画法。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三角形的概念和高的画法对他们来说也不陌生,只是不能准确地描述三角形的含义或表述不严谨。三年级学过画平行四边形的高和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本节内容知识让学生迁移已有知识,从平行四边形迁移到三角形,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有逐步深入、提高。

  因此,我安排了感知和操作两个层面的活动。第一层面是感知层面的活动,学生通过画获得感性知识;第二层面是操作层面的活动,让学生在获得直接感知的基础上主动探索三角形高的画法会用语言描述操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紧扣高的概念的重点词,来帮助学生理解高的含义。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本节课的特点,我准备改变原来学生被动听的“局面”,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依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有趣的情境,设疑探究,通过学生画三角形自主提炼三角形的概念、名称及特征,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概念,让学生落实三角形概念、名称,特征及顶点所对应的底边。三角形高的画法也是让学生通过已有知识(平行四边形)迁移学习的。

  2.说学法

  “认识三角形”是一节概念课,而概念的理解很多时候是空虚的,学习中一定要让学生觉得它是实实在在的,因此,我采用独立探究、合作交流、实践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就如杜威先生说过一句话:“你可以将一匹马牵到河边,但是你绝不能按着马头让它饮水”。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实践活动来构建概念,获得成功体验。

  四、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秉着新课标的精神,“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以丰富的实践活动为主体,动手操作为载体,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感知三角形的概念及三角形高的概念;实践探索,理解三角形及高的概念;动手操作画高”努力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感知三角形

  上课伊始,我先出示了生活中三角形图片(教科书59页内容),让学生观察指出哪里有三角形(指轮廓)并让学生小结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谁能来说一说?”在学生说出“三条线段”之后,板书“3条线段”。

  【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点。创设这样一个接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及古人巧妙用三角形知识的伟大智慧。

  (二)实践探索,理解三角形

  根据本节的重难点,第二个教学环节中我安排了层次递进的操作活动,实现两次飞跃:一次是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一次是从思考到实践的飞跃。

  活动一:说一说(说埃弗尔铁塔的高)

  我先出示埃弗尔铁塔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它有多高,并让他们说一说从哪儿到哪儿是埃弗尔铁塔的高(从埃弗尔铁塔的顶点到地面),把埃弗尔铁塔变成三角形(埃弗尔铁塔的顶点和两个着陆点变成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个三角形的高,从哪到哪是三角形的高。

  【意图】:体会由物抽象出型,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高,会口说画高的过程,感悟概念。

  活动二:画一画(画三角形的高)

  根据以往学习画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试着画一画三角形的高,并把画的过程和组内同学说一说。

  【意图】:通过画高的过程感知并初步说出概念,和组里同学说更随意、敢说。

  活动三:记忆概念

  让学生通过画和说结合在大脑中出现表象空想画高的过程记忆概念。

  【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是富有挑战性的,意图不是要求学生准确地说高的画法,而是让学生学会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说出概念的.关键词就可以。在发散学生思维的同时,揭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底边所引的垂线就是高”核心词,理解概念本质。

  活动四:画三角形的另外两条高,直角三角形的高和钝角三角形的形内高。

  看着学生通过操作形成知识的成功热情,我顺势而为,询问孩子们想不想继续挑战?提出问题:三角形的高是从顶点引出来的,那么三角形有几个顶点?几条高?独立思考。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会提醒学生有序地数,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在解决直角三角形的高时,先让学生观察三角板,用手指一指它的高在哪里再画在题签上,最后让学生小结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就是它的其中两条高(第三条很好画)。

  钝角三角形的高学生如若没有人指导一般只能画出一条,其它两条教师只做介绍。

  【意图】: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学生开始画锐角三角形的高,逐渐挑战难度(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三)联系生活、应用知识

  本课的结束环节安排的《三角形在我们身边!》短片欣赏,从广告牌的边框、栅栏、篮球架,金字塔等等,展现人们运用三角形的智慧,同时暗藏下节课知识。

  【意图】:短片从两个方面反映了三角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一个是生活中三角形的应用,另一个则是我们下节课三角形特性的知识,使学生对三角形概念及三角形高的概念理解进一步得到深化,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本节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四、核心思想、理论依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呈现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机会,引导孩子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本课我为学生创设了生活情境、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满探索欲望的投入到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有关本节课知识的直观经验,亲历概念的建构过程,循序渐进地把三角形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的说课稿篇3

  一、概述

  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因此,三角形的认识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为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本节课是三角形认识的第二阶段。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崩斫馊角形的定义,能指出三角形的边、角、顶点,认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过程与方法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折、画等操作活动认识三角形的特点、特性,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操作得出相关结论,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学生能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中大部分中留守儿童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能够在物体的面中找出三角形,认识了常见的角,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因此,在本节课中,主要运用多媒体教学策略,通过学生观察、讨论、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展示个性、积极参与、主动求知。采用以下教学环节:

  1、归纳定义,把握关键;

  2、动手操作,提升认识;

  3、认识特征,合作交流;

  4、师生合作,突破难点;

  5、深入练习,巩固发展。

  一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等实践活动。二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伴随着操作活动的展开而不断地提高思维活动的层次,不断地引发新的认知冲突。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为本课制作的CAI课件;准备的相应学具:三角板、课前做好的三角形和四边形模型。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师:孩子们,春天到来了,阳光明媚,春暖花开,如果能到郊外去玩玩儿,那该多好啊,瞧,一群孩子已经来到了公园门口?仔细看看,这幅图上有那些图中哪些物体形状是三角形的?

  师: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三角形的?

  师:既然生活中有这么多三角形。那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趣的三角形。(板书课题:认识三角形)

  二、操作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1、感知生活中的三角形并找出三角形的特征

  师:三角形是我们的朋友,它为我们日常生活、建筑业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看,这些实物图和标志牌上都有三角形,(课件出示例1的图的三角形),请仔细观察,思考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的共同特征。 再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形(让学生充分观察,自己总结出特征)归纳: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对照图形,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看,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引导学生得出: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板书)

  2、画三角形并理解三角形的特点

  师:请在练习本上画一个你喜欢的三角形,画好后,和你的同桌说说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3、辨一辨并得出判断三角形的条件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画的三角形,画得怎样?

  师小结: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首先要看是不是有三条线段,其次看这三条线段是不是围拢了。

  (2)操作:第53页课堂活动第1,2题,按要求在本子上画出三角形,并相互检查。

  (3)判断哪些图形是三角形?练习十第1题

  三、感知三角形的特性

  (1)师:生活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物体的形状都是三角形的,如:电线杆架、房架等等。为什么要设计为三角形而不设计为其它的图形呢?还有我们来看小兔家和小狗家的篱笆,谁的更好呢?

  请大家猜一猜三角形到底有什么特性呢?我们来做个实验吧。

  (2)师:这是同样的木条,用同样的方法,做成的四边形和三角形,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拉一拉,你有什么发现?

  生:四边形轻轻一拉,形状和大小都变了,而三角形用力拉后,发现形状和大小都不变。

  (3)师小结:说明三角形比较牢固,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4)举出生活中哪些物品用到三角形的这个特性吗?

  (5)师:了解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我想请孩子们来帮帮我。师演示可摇晃的长方形,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这个四边形固定下来呢?

  四、巩固练习

  1.练习第54页第4题。

  五、课堂总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三角形有哪些新的认识?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