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2-06-16 17:46:4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华】说课稿模板合集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6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华】说课稿模板合集6篇

说课稿 篇1

  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食物中的第4课《食物的营养》。我将从以下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食物的营养》是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是让学生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通过这节课的活动,要让学生认识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其成分包括蛋白质、淀粉、脂肪、维生素等。能通过实验小组合作学习了解常见的食物中分别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对食物有了充分的认识,都知道饿了就要吃食物,其实就是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的过程,这是我们能顺利进行并完成本课知识的基础。

  2、由于三年级是本期初步接触此门学科,通过实验了解食物中含有营养还有障碍,同时也说明了学习本课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了解食物中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

  2、了解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性

  3、学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过程和方法:

  1、能通过实验了解各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能根据食物的不同营养进行分类

  3、加强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处理信息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4、通过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了解。让学生意识到养成不挑食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教学难点:用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营养,并会按不同的营养分类。

  二、说教法

  1、实验探究法: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多层次进行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与对话。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交互”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开放式教学法:在教学中运用收集资料,创设情境,提供材料等教学手段,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做到主动地、自主地和创造性的学习。

  3、发现法:通过分组实验,讨论,加深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处理信息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三、说学法

  本节课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识规律及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探究的方法:本节课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便于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的精神,如小组合作、实验检验蛋白质、淀粉、脂肪的'方法。

  2、实验探究法: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多层次进行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交互”的主体性。

  3、质疑讨论法:如食物中含有这么多营养,我们每天只吃一种食物行吗?在学生试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营造平等、和谐、互动的氛围,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四、教学程序以及相应的教育教学思想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学习食物的四大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性,通过实验了解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淀粉、脂肪、维生素四大营养成分,并能根据食物的不同营养分类。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碘酒、白纸

  2、 食物、瘦肉、熟蛋白、米饭、馒头、肥肉、花生、黄瓜、辣椒等食物

  3、 实验记录表及酒精灯图

  4、 按6人实验小组备齐以上仪器和食物

  教学过程:

  首先问话导入新课:通过统计喜欢吃的食物和情景图,引出新课,板书课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这些食物中有什么营养的兴趣。

  接着通过活动探究新知:

  活动一:指导学生认识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这是本课的重点所在,通过实验和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等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活动二:能辨别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根据食物的不同营养分类。

  然后进行课外延伸,通过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了解,让学生意识到养成不挑食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再谈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五、说板书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了涵盖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从食物名称、实验方法、实验结论、是什么营养成分,简单明了板书。使学生感知到我吃的食物要合理搭配,为下节课设计一日食谱打下基础。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学内容

  《水和水蒸气》是小学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的第六课。本单元主要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集中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和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认识,同时,通过对水的三态循环的观察和感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本节课就是循着上节课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展开水和水蒸气的观察研究活动。通过“水哪里去了”的探究、观察,讨论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时是如何蒸发到空气中的,然后再通过“加热能加快水蒸发”的观察活动,帮助理解水获得热量后能更快地从液态变为气态,最后通过“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的观察试验,帮助学生理解水蒸气能从气态变为液态。

  二、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2、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浅盘子中的水的变化,同时结合生活中“水会干掉”的经验,讨论水的蒸发。

  2、观察比较自然状态下和人工加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

  3、观察把一个玻璃杯扣在一个装热水的小杯子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感受、体验物质变化的可逆性。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液态和气态的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和加快水蒸发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探究水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四、说学情、教法和学法

  1.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对身边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而且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在教学时,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符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2.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观察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观察中思考讨论,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结论。

  3.说学法

  本节课要教给学生善于动手,善于观察思考的科学习惯。

  五、说教学程序

  教学准备:透明玻璃杯、燃烧匙、热水瓶、酒精灯、毛巾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教师以复习前节内容的形式,用湿毛巾在黑板上写“冰”。

  2、观察“冰”的现象。

  3、学生举例:在我们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过水自然干掉的现象?

  二、探究“水到哪里去了”。

  1、那么这些水到哪里去了?你们猜猜看。板书:水

  2、学生叙述课前实验。(碟子装水自然风干的实验)

  3、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就是我们刚才很多同学说的.蒸发。

  三、探究“加热能加快水蒸发吗”

  1、学生讨论、猜测。

  教师归纳板书:加热,风吹,增大表面积……

  2、研究其中一种方法“加热”。

  加热是否能加快水蒸发?板书:加热能加快水蒸发??

  3、教师指导实验方法,并提示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

  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5、汇报,交流:

  6、小结:水受热以后,获得热量能更快地蒸发,从液态转化为气态。

  四、空气中的水。

  1、讨论小河、海里的水是哪来的(下雨)

  2、雨是什么形成的?

  3、学生讨论,交流。水蒸气遇冷能不能变成水呢?我们用实验证明。

  4、教师口述实验要求并演示。

  5、教师为每组倒热水,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同时教师取一玻璃杯装入一些冰)

  6、汇报:

  7、通过刚才我们的实验观察,证明了水蒸气遇冷能变成水。

  8、讨论“白汽”。

  (1)刚刚实验中有小组提到燃烧匙上方有出现白汽,那白汽就是水蒸气吗?预设:不是。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无色无味,透明,我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2)这白汽是怎样形成的?

  (3)我们还看到哪些地方有类似于白汽的现象?说说是怎样形成的?

  这些现象再次证明水蒸气遇冷能凝结成水。

  9、解释上节课的疑问:上节课我们的疑问,盛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现在明白了吗?

  课件出示: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就会冷却下来,在杯壁上凝结成小水滴。

  10、讨论:雨是怎样形成的?

  雨是水蒸气形成的,是怎样形成的呢?小组讨论交流。

  12、教师解释下雨的原因。

  我们身边的水一直在蒸发,水蒸气不断上升。红色箭头表示当水蒸气,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看不见的。水蒸气从地面上升并遇到上面的冷空气时,就会凝结,变成我们看得见的小水珠,飘浮在空中,这就是云。云中的小水珠相互碰撞、吸收,越积越多,越积越重,最后落下来,这就是雨。

  五、总结和揭题,说说你的收获,并板书:水和水蒸气

  六、课外拓展:

  风吹是否能加快水的蒸发?两块湿手帕,一块用电风扇吹,一块让它自然蒸发,哪块会干得快?课外研究。

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郊游》:

  在《郊游》的整个设计中,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兴趣为核心,重视个性发展,张扬相互间合作,推动师生互动,加深学生对本课歌曲音乐风格的认识,培养学生对春天及大自然的热爱的情感的设计理念,从教材、设计理念、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方面说说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郊游》是二年级四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为唱歌课,1课时完成。这是一首台湾儿歌,2/4拍,由带再现的三部分构成。一、三部分完全相同,显得朝气蓬勃;第二乐句因演唱景色变得柔和,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情绪上显得抒情一些,全曲表现了孩子们手牵着手去郊游,观赏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美丽春色,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内容符合这一阶段的学生身心特点。它在整个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与前后知识紧密联系,为学生学好后面的知识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歌曲《郊游》,指导学生用优美、真挚的声音歌唱。

  (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增进学生对春天的了解与热爱,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进行创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与大自然的感情。丰富其对音乐的感受。

  3、教学重点、难点:音乐教学的过程, 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的'过程。因此,引导学生用悦耳动听的歌声和富有情感的动作去表现《郊游》这首歌曲,是我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鼓励、帮助学生用多种形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在快乐表现中学习音乐技能。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将精心组织开放而有力的课堂教学,努力让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在教法上我综合运用了情境教学法、兴趣引入法、视觉图象法、利用多媒体播放影视资料,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以充分的身临其境的感受。谈话法、体验法、合作学习法、音乐表演法等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形象的教学语言和丰富多彩、形象直观的,将音响效果与视觉形象结合起来,用听唱法与视听法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更好的演唱歌曲学习歌曲。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创造为目的”的教学原则,在看、唱、学、(跳)创作等教学活动中,领略歌曲之美,发展学生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苏霍姆林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滴哩滴哩》,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律动进教室。美丽的春天景色,营造了欢快、活泼、的学习气氛,把他们带入轻松跳跃,心旷神怡的审美情境之中,同时,激发他们用语言表达的愿望,导出本课歌词,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为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背景音乐:歌曲《滴哩滴哩》

  师:刚才听到的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我觉得歌曲很欢快、很活泼。

  生:我觉得很轻松、跳跃。

  生:我听到了“春天在那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歌词都注意到了。歌曲用欢快、跳跃的旋律歌唱了美丽的春天和小朋友在春天里欢乐的情绪。

  师:你们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见绿绿的小草。

  生:我看见红红的花。

  生:我看见小鸟在唱歌。……

  师:春天真是太美了,在这美丽的季节,你们想干什么?有什么打算?

  生:我们想到郊外去郊游。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郊游》,请同学们再听一遍歌曲,体会一下小朋友郊游的心情。

  听完歌曲后问学生有什么感受?总结出歌曲欢快、跳跃的特点。我这样设计的理念是用简单形象化的方法,一步步推进学生,激起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2、发声练习

  教师弹琴学唱歌谱,用歌曲中较为典型的一句旋律作为发声练习:

  2/4 |

  (可以用“la”或者“li”或者其他来练声),然后老师弹琴学生唱一遍谱子。

  3、学唱歌词。

  (1)请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愉快的按节奏朗读一下歌词。

  (2)采用教唱法逐句教唱歌词。

  4、解决重点难点:

  (1)首先对学生的演唱表示鼓励、赞扬,树立学生自信心,为突破难点奠定基础。然后,带领学生随琴学唱歌曲,找出难点即唱得不太好的地方。即 这一句,前八分后十六的节奏,和一个三度的音程这里比较难唱。

  (2)难点学习:我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将难点部分的歌词及节奏展示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并且用打节奏和反复教唱相结合的方法对难点部分进行学习。教师弹琴伴奏,学生完整的演唱一遍。强调学生用欢快富有弹性 的声音演唱。

  6、巩固检查并进行歌曲表演。

  (1)可以采用多种演唱形式进行检查:如男女生独唱、分小组演唱、领唱、齐唱等。

  (2)歌曲表演《郊游》: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创意。学生分小组展示,教师指导并评价鼓励。这也是学生进行表现协作的过程。

  7、拓展活动:

  春天是是令人陶醉的季节是一年之中最美的季节,人们除了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还用了其他的形式来歌颂春天。古今中外有很多诗人、文学家都对春天作过不同的描述,你能把知道的告诉大家吗?

  生:一年之计在于春。

  生:我会背古诗《春晓》

  师: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诗人对春的感觉。

  学生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模仿古人念书时摇头晃脑的神态作夸张表演古诗《春晓》。

  师:诗人在室内听到了春天的那些声音?

  生:诗人听到了鸟啼声;他听到了沙沙的春雨声;他听到了春风的脚步。

  师小结:诗人把他听到的"春天的声音"写得太美了,那鸟声、那风声、那静静的春夜、那沙沙的雨声让人想起如烟似梦般的意境。

  师:现在老师要求同学们学着音乐家、美术家、诗人也来表现一下美丽的春天。

  提示:结合古诗词画一副美丽的春景画。

  8、课堂总结:

  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教师总结:同学们真是太能干了,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感受,老师被你们的精彩表演陶醉了。让我们一起拥抱春天,在温暖的春天里快乐成长吧!师生共同演唱《郊游》,学生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说课稿 篇4

  教学内容:

  书P84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第3、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2、使学生能根据乘法和乘加解决够不够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讨论、汇报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和乘加的含义解答应用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用乘法和乘加解决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合作探讨、交流来突破。

  难点: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通过讨论、交流来突破。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导

  1.口算并说出口诀。

  4 X 8 = 7 X 9 = 8 X 8 =

  5 X 6 = 9 X 6 = 4 X 7=

  2、商店里有4盒兵乓球,每盒6个,一共有多少个?

  3、商店里有20个红皮球和17个花皮球,卖出35个,还剩多少个?

  (列出综合算式,并说出每一步的意思。)

  4.同学们,你们喜欢参观科技馆吗?那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乘车去科技馆看一看。可是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一下好不好

  (二)、整理信息 、提出问题

  1.出示教材第84页例5的主题图

  谈话:仔细观察,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引导学生观察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

  学生可能找到如下信息:1)从文字信息中知道两名学生和30名学生2)从图片信息中了解到这辆车左右个两列,每列8个座位3)最后一排5个座4)横着看每排4个一共7排,最后一排5个座。

  根据学生的汇报信息板书相关信息

  参观人数:2名老师30名学生

  客车情况:纵向观察------4列,每列8座,最后一排多一座

  横向观察------每排4座,共7排,最后一排5座

  2.根据信息寻找问题:坐得下吗?(板书)

  同学们的信息寻找的很准确那么解决“坐得下吗”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有多少人坐车”和“客车能坐多少人”这两条信息中哪个没有直接告诉我们?

  (设计意图:通过主题图创设情境学生在情境中收集信息并提出问题,体现新课标要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培养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问题在生活中的`存在。学生在寻找问题并探索的过程中,把学习的难点相应分散,更有利于后面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提高探究效率)

  (三)、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1、深入分析

  老师现在遇到的问题就是我们租这辆车去科技馆能坐的下吗,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一下,要想知道能不能坐下要先求什么?下面同学们先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想法这道题怎样解答,请你试着把你的想法在主题图上画一画, 并用算式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并同时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式理解数学问题。组织引导各小组提出不同的方法,发现新的思路、方法,并给予及时评价和指导)

  (四)、交流方法、 解决问题

  1、指名说板,呈现不同的解题过程。(让学生结合图形说出解题的思路)

  方法一4x7=28(个)

  28+5=33(个)

  33 > 32

  所以能坐下

  我们组先算前面每排四个座位,有7排,一共就有28个,再加上最后一排5个,所以一共有33个座位。有32人,能坐下。

  方法二2x7=14(个)

  2x7=14(个)

  14+14+5=33(个)

  33 > 32

  所以能坐下

  我们组先算出左边有2x7=14(个)座位。右边有2x7=14个座位,在加上最后一排5个座位,一共33个你,能坐下。

  方法三2x8=16(个)

  2x8=16(个)

  16+16+1=33(个)

  33 > 32

  所以能坐下

  我们组先算出左边2x8=16个座位,再算出右边2x8=16个座位最后在加上最后一排多出的一个座位,一共有33个座位,也能坐下

  方法四4x8=32(个)

  32+1=33(个)

  33 > 32

  所以能坐下

  我们组先算出每排4个座位一共8排,再加上最后一排多出的一个座位,也是33个座位,能坐下

  方法五8x4=32(个)

  32+1=33(个)

  33>32

  所以能座下

  我们组先算每8个座位一共4行,再加上最后一排多出的一个座位,也是33个座位,能坐下

  方法六

  7x4=28(个)

  28+5=33(个)

  33 >32

  所以能坐下

  我们组先算每行7个座位,一共四行,再加上最后一排多出的五个座位,也是33个座位,能坐下

  (设计意图:遵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理念,通过放手让学生去思考、交流、讨论、合作等自主学习方法方式,探索发现解题策略,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2. 小结:同学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不同,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利用了乘法和加法的意义,以及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

  3、优化算法

  通过刚才的谈论和分析,我们发现六种方法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六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引导学生再次对思维过程进行分析,巩固新知。

  (设计意图:将小组共同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全班共有,激励创新,拓展思维。呈现学生的不同解法,让学生在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后,享受成功的快乐。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良性循环。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实现课堂的高效。)?

  (五)巩固与拓展

  1.教材第84页做一做(出示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同时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解答教师巡视,找不同解决方法进行板演

  横向观察:每行六个的有四行,每行五个的有两行

  纵向观察:每列6个的有5列,最后一列有4个

  方法一:6x4+5x2=34(个)

  方法二:6x5+4=34(个)

  2教材第85页练习21第三题

  让学生收集信息后提出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解决。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

  5x5+2=27(盆)

  27<30

  所以这些花够

  (设计意图通过同类型的题型的训练,认识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解答,不仅拓展学生的思维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梳理收获,反馈评价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对本课内容进行系统的回顾与总结)

  六、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参观人数:2名老师30名学生

  客车情况:纵向观察------4列,每列8座,最后一排多一座

  横向观察------每排4座,共7排,最后一排5座

  问题:能坐下吗?

  4x7=28(个) 28+5=33(个) 33 > 32

  所以能坐下

  2x7=14(个) 2x7=14(个) 14+14+5=33(个) 33 > 32 所以能坐下

  2x8=16(个) 2x8=16(个) 1 6+16+1=33(个) 33 > 32 所以能坐下

  4x8=32(个) 32+1=33(个) 33 > 32 所以能坐下

  8x4=32(个) 32+1=33(个) 33 > 32 所以能坐下

  7x4=28(个) 28+5=33(个) 33 > 32 所以能坐下

说课稿 篇5

  一、教材简析

  歌曲《理发师》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首歌曲,它以热情、欢快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理发师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把理发师工作时的愉快心情表现得栩栩如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探究与体验的过程中能准确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理发师》,通过创编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2、过程与方法:在交互式教学方法理念的指导下,启发学生积极自主的体验音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与创造活动。

  3、情感态度:使学生领悟“劳动最光荣”的道理,树立“爱劳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这首歌曲旋律十分简单,学生学唱很容易,因此,本课的重难点应放在为歌曲创编动作并表演上。

  四、教法、学法

  在这节课,我将交互式教学这一理念渗透于每个教学环节之中,在体验歌曲中交互,引导学生产生质疑,通过师生、生生讨论,解决问题;在合作创编歌表演中交互,引导学生想像情境,创编动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破冰引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的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播放了乐曲《在钟表店里》,让学生在欢快的乐曲中自由地做着优美的动作,将孩子们置身于热闹的街市之中,然后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能说出街市上还有哪些店,学生们说出了好几种店名,教师根据学生理发店的回答,揭示出课题《理发师》。这样的开头,使学生在快乐、轻松、熟悉的氛围中开始了音乐的学习。

  2、探究节奏,奠定基础。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先出示两种理发店中出现的`象声词:咔嚓、沙沙。通过引导学生创编节奏,师生共同总结出创编节奏的规律:即音乐的节奏来源于生活。接着,教师提问:“理发店里还有哪些声音?用这些声音你能创编出更动听的节奏吗?”这样的设计,意在使学生运用上边总结出的规律自主创编出更多的节奏,将课堂中的主动权由教师向学生实现动态转移。

  3、师生交互,学习歌曲。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这就决定了音乐艺术必须从“听”入手,在听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在学唱歌曲时,我采用听唱法,初步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意境之后,教师提问:“对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歌曲的旋律、节奏进行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跟随录音小声哼唱歌曲,让学生在歌曲的体验中,在与同伴的讨论中将问题逐一解决。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与同伴讨论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探究与合作能力。在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的教学中,我没有硬性规定学生用什么样的情绪去演唱,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歌词的理解,来体会这首歌曲的演唱风格。

  4、拓展延伸,创编表演。当学生掌握了歌曲的演唱技巧之后,为了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体验,我设计了如下活动:首先,我用充满诱惑力的语言问学生:“你们想不想当一名理发师?”在学生的欢呼声中学生提出布置理发店的设想,设想很多:有的说起一个好听的名字;有的说用打击乐器为理发工具配音;还有的学生自告奋勇扮演理发店中的人物……根据学生的设想,我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有配乐组、表演组、演唱组……接着学生分组准备,然后全班合作表演,表演之后学生互相评价。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表演机会,我又让学生互换角色表演。就这样,在学生精彩的表演中、快乐的体验中结束了这节课。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改变了过去音乐课中教师教唱学生学唱的教学模式,以交互式学习方式为指导思想,让师生、生生在相互交流中体验歌曲,探究旋律、合作创编,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上运用交互式学习方式,把学生作为交互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主体,鼓励学生亲身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与体验。强调学生个个欲试、人人参与、主动发展的个性,施展自己的才能,让学生主动去学,主动去动,主动去玩,主动去听,主动去唱,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其音乐素养,成为学习音乐,驾驭音乐的主人,体验到“交互”这种学习方式带来的成功,从而鼓舞他们继续在音乐的海洋里遨游。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保修》是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主读课文。该单元以“当代视线”为主题,即当代生活的所见所闻,介绍当代的科学知识、当代的生活方式等。本文是一篇微型小说,它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这个结尾是一种幽默,是一种讽刺。文章通过画家购买推销员的一系列产品带来的无限烦恼,最后又回到当初的秃脑袋的故事,揭露了社会上存在的欺诈现象。结合新课标要求和课文特点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小说知识,掌握作者文学常识。

  2.把握文章的情节结构,初步领会本文的主题。

  过程与方法:

  分角色朗读、讨论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商业欺诈的本质,正确认识和对待生活 。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情节结构,领会本文的主题。

  教学难点 :理解商业欺诈的本质,正确认识和对待生活。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讨论法、讲解分析法

  教学时数:两教时

  二、说学情 本文是一篇微型小说,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作者的笔法又很幽默,结局出人意料,“喜剧性”效果,讽刺强烈,能够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小说的情节结构学生很容易理清,但作者的`写作意图,即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思考,加深对主题的认识。

  三、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分角色朗读。指名两个学生,一为画家,一为推销员,摹拟其语气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体会其中的幽默。

  2.讨论探究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组织学生在讨论、回答中学习本课,加深对本文主题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并展示本文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常识,掌握作者文学常识。

  2.把握文章的情节结构,初步领会本文的主题。

  二、介绍小说常识及本文体裁

  1.分类、三要素、情节

  2. 微型小说(《配套练习》18页)

  三、简介作者(《配套练习》18页)

  星新一(1926~1997)日本小说家,生于东京的一个科学世家,日本科幻界奇才,以创作精巧别致,富有哲理的“微型小说”闻名于世。他的作品于80年代大量翻译引进台湾,带动国内“极短篇”的制作风气。在他完成1001则极短篇小说后宣布停笔。1956年为逃避生意上的失意加入飞碟研究会。

  除了科幻作品外,他还写了大量推理小说、幽默小说、散文及随笔。1976年他荣获日本推理小说家协会大奖。在科幻方面的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有撒旦的天国》《最后的地球人》《未来伊索寓言》,长篇小说《声网》《梦魔的标靶》等。

  四、检查预习,理清故事情节。

  1、本文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

  2、本文中年轻推销员分别向画家推销了哪些东西?结局怎样?

  3、概括本文故事情节。

  五、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模拟人物语气,体会其中的幽默)

  六、分组讨论:

  1.读完全文,你觉得作者是在揭露什么?归纳主题。

  (本文通过画家购买推销员的一系列产品带来得无限烦恼,最后又回到当初的秃脑袋的故事,揭露了社会上存在的欺诈现象。)

  2.推销员欺诈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善于揣摩别人的心理

  利用对方的虚荣心

  巧言善辩

  3.本文画家花了大笔钱,最后还是回到当初的秃脑袋。课文这样写,除了揭露商业欺诈外,还有什么意图(嘲讽人性的哪些弱点)?读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可结合生活实际谈谈)。

  多角度理解主题:

  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小结。

  七、课堂小结。

  八、作业:课后题。

【说课稿】相关文章:

《白鹅》说课稿03-22

《阳光》说课稿03-22

《称赞》说课稿03-22

《坐井观天》说课稿03-28

《比尾巴》说课稿03-27

《排列》说课稿03-26

掌声说课稿03-25

翠鸟说课稿03-26

《画》说课稿03-26

《师说》说课稿03-26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