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贤学网>范文>读后感> 《青玉案》读后感

《青玉案》读后感

时间:2022-03-01 13:33:3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青玉案》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玉案》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青玉案》读后感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曾多次引起我许多联想。

  这首词首先描写了元宵节夜晚民众狂欢的场面:“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那生动形象的比喻,使灯火、烟花之景如在眼前,车马、人流、器乐之声如在耳边!如果顺着这个思路写下去,这不过是一首有关民俗节日的词。这一类应景词在宋代不胜枚举,宋人笔记、讲史中也详细描述过元宵节的情景,如《新刊大宋宣和遗事》记载:“从腊月初一日直点灯到宣和六年正月十五日”,“京师民有似云浪,尽头上戴着玉梅、雪柳、闹鹅儿,直到鳌山下看灯”。

  然而,这首词的独到之处,是以寻找“那人”为线索,转换了关注的目光:“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顿时,场面从喧闹转向了冷清,读者的心也随着那“蓦然回首”的瞬间而怦然一跳,那些“宝马雕车”已经远去,那些“笑语盈盈”的女性也成了陪衬,一个不同凡俗的“女性”形象凸现在眼前。

  仔细观察,这个在“灯火阑珊处”的女性形象似曾相识。李清照在《永遇乐》中已经描写过了:“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这热闹的节日唤起了她对往事的记忆:“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不正是一个元宵佳节时独自“在灯火阑珊处”的女性形象吗?

  辛弃疾曾经“效易安体”作词,难免受到“易安体”元夕词的熏染。可以说,李清照这首元夕词已经成为南宋词人构建集体记忆的一个载体。无论是“中州盛日”的往事,还是“如今憔悴”的境遇,都会引起读者对现实情境的清醒认识。临安沦陷后,南宋将亡,又是一个元宵节,刘辰翁在《永遇乐》词序中写道:“余自乙亥(1275)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刘辰翁以李清照“自喻”,重新追忆着:“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然而,今日的情景更是悲苦过之:“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

  对比这三首元夕词,不难发现对南宋词人来说,“元宵佳节”是唤起“中州盛日”的记忆、象征汉族风俗的一个特殊符号。在宋亡以后的第一个元夕(1277),刘辰翁在《柳梢青》词中,就抒发了文人对节日喧闹之声的另一感觉:“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辛弃疾这首《青玉案》的写作时间,在李清照之后,刘辰翁之前。如果联系南宋时事的特殊背景,辛弃疾笔下的喧闹场面,与“灯火阑珊处”的对比,应该是别有寄托的。

  进一步分析,这三首词隐含着一个文人创作特有的抒写模式,即“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对比结构。通过喧闹与孤寂、众人形象与自我形象的对比,来表现文人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对社会变迁的历史记忆,对朝廷时事的清醒认识,这也是宋代文人以诗为词、以文为词所开拓出来的一种境界。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如果失去了这种对比结构,辛弃疾词中的“我”就会沉浸在世俗的节日场景中,被一片喧嚣之声淹没了。

  从“有境界”的角度来读辛弃疾的这首词,我们不妨把词人寻找“那人”的过程,看作是寻找“自我”而渐入佳境的过程,“那人”是词人的一个替身,或者说是象征“自我”的一个影子;“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描写的是词人内心所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而“蓦然回首”,象征着一个顿悟人生的阶段,一种不同凡俗的清醒姿态。近代大学者梁启超对古代文人这种描写模式是十分熟悉的,曾经一语中的,评点这首词是:“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蘅馆词选》)我们借用这句话来评价李清照、刘辰翁的词也是恰当的,只是李清照和刘辰翁已经将这种“伤心人”的“怀抱”明明白白地写了出来,已经将自身设置在“自怜幽独”的场景之中了。辛弃疾这首词却比较含蓄,只是描写了“我”苦苦追寻的过程,并以“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为对比和象征。

  如果把握了这样一种对比结构,我们会有更多的感悟。这是一种文学的境界,在外在的喧闹场景之中,去追寻内心超越的审美境界,这正像陶渊明《饮酒》诗所描写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有了这种“心远”的境界,朱自清才能在“荷塘月色”下,感悟“独处的妙处”,写出耐人寻味的美文。

  这是一种学问的境界。王国维曾借“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词,比喻“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然经过的三种境界之一。只有经历了“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寂寞,以及“千百度”执著不舍的追求,才能有“蓦然回首”的独到发现和喜悦。这一点对今天的学人更有警示意义。

  这也是一种良知者特有的人生境界。在词人笔下喧闹的世俗场景的反衬下,我们读懂了李清照的凄苦、刘辰翁的感伤,也就理解了一个文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刻记忆,对人生命运的深沉反思,以及对社会时事的深层牵挂。这也是今天的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的一种情怀,应该担当的一份责任。

  或许这也是一种生活情调。在如今众声喧哗、不惜“娱乐至死”的媒介环境中,我们不妨选择一个节日的夜晚,关掉电视,拾起一本诗词,轻轻地翻动书页,静静地与古人对话,品味那种经久不衰、打动人心的艺术境界。于是,我们浮躁的心情渐渐地沉静下来了,我们在平凡的人生中感悟到了更多的韵味。这不是比“想唱就唱,想喝就喝”的节日更有意义吗?

【《青玉案》读后感】相关文章:

青玉案宋词02-22

宋词三百首:青玉案05-15

辛弃疾《青玉案》读后感05-24

简爱读后感读后感范文03-08

张爱玲《流言》读后感_读后感06-15

诗经读后感诗经读后感10-08

《最好的我们》读后感-读后感04-17

名书读后感700字 《战马》读后感01-29

文化苦旅读后感850字-读后感02-13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读后感10-13

Copyright©2003-2024xianxue.com版权所有